close

  去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這在我國殯葬改革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3月27日,民政部在北京召開貫徹“兩辦”意見推進殯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國殯葬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今後一個時期殯葬工作的目標任務。
  清明前夕,圍繞社會廣泛關註的殯葬改革措施、惠民殯葬政策等問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南方日報、南方網、南方都市報、南方農村報對廣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聯合專訪。這位負責人表示,中辦、國辦《意見》出台後,省民政廳在召開座談會、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起草了貫徹“兩辦”《意見》的實施意見稿,並征求23個部門和單位意見。實施意見稿經過省政府推進殯葬公共服務工作會議討論後,現已上報省委、省政府,爭取儘快出台。廣東省民政部門將堅定不移地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讓殯葬更生態、更惠民、更陽光。
  ●南方日報記者 李強
  談生態殯葬
  開啟新一輪殯葬公共設施建設
  南方日報:殯葬改革廣受社會關註,在推行殯葬改革方面,效果如何?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我省遺體火化工作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去年全省共火化遺體46.3萬具,其中本地戶籍遺體43.2萬具,火化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汕尾市等地區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加大了殯葬改革力度,遺體火化量穩步增加。
  目前,全省遺體火化後骨灰節地生態安葬比例約為30%。全省現已建成市、縣級骨灰樹葬區95個,14個沿海市都設定了骨灰海葬區。各市、縣定期或不定期免費為群眾提供骨灰樹葬服務活動,沿海地區每年組織開展一次以上的免費骨灰海葬活動,並頒發紀念證書。以去年為例,我省共舉辦骨灰免費海葬活動126次、樹葬活動54次,共有1.2萬份骨灰實行了海葬、樹葬;有9.3萬份骨灰在公益性骨灰樓寄存,7000多份骨灰在經營性公墓內以生態節地葬法安葬。
  南方日報:在推進殯葬改革過程中也有著不少困難,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我省殯葬改革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珠江三角洲地區一些地方殯葬改革創新步伐放緩。粵東西北農村地區殯葬改革基礎薄弱的狀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些地方政府殯葬公共服務缺失,對殯儀館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投入不足,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建設滯後,無法滿足群眾殯葬需求。殯葬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基層殯葬管理力量薄弱。
  南方日報:如何去解決這些困難,深化殯葬改革?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省民政廳把骨灰節地生態安置作為殯葬改革的重中之重,降低殯葬活動對土地資源的消耗,從嚴控制公墓發展。總體來說,目前生態節地葬法的社會接受度還不是很高。全省遺體火化後骨灰實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比例占30%,以骨灰寄存為主,海葬、樹葬僅占2.5%左右,且集中在廣州、深圳和汕頭市澄海區等地。
  但隨著殯葬改革宣傳的不斷加強,群眾對生態節地殯葬接受程度有所上升,參加骨灰海葬、樹葬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加。廣州、東莞、江門等市已出台了骨灰生態節地安葬獎勵政策,如廣州市自去年起對參加海葬骨灰每宗獎勵1000元。
  我省將加快建立節地生態殯葬激勵引導機制,推廣廣州、東莞、江門等地做法,加快建立生態節地安葬激勵引導機制,把骨灰樹葬、海葬等少占或不占地處理的方式逐步納入獎補範圍,不斷加大獎補力度,提高節地生態葬法比例。此外,我省還推進應建未建殯儀館(火葬場)建設,適度增設殯儀服務站,科學規劃建設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
  省民政廳計劃啟動“長青計劃”,啟動新一輪殯葬公共設施建設計劃,積極推動殯儀館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超期使用、污染嚴重的火化設施設備,完善基本殯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行生態節地葬法。適當增加每年骨灰海葬、樹葬活動的次數,方便群眾參與。積極推動省、市、縣加大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樹葬區、海葬紀念設施建設投入,在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海葬、樹葬紀念設施,為親屬提供緬懷追思場所。
  在完善殯葬管理體制方面,我省將進一步理順殯葬管理體制,處理好行政、事業與企業的關係,加快推進殯葬領域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管辦分離。
  談惠民殯葬
  推進基本殯葬服務由政府埋單
  南方日報:積極推動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減輕群眾喪葬負擔,“死不起”就會成為一個偽命題。在制定和落實惠民殯葬政策上,廣東採取了哪些措施,執行情況如何?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2011年,省政府出台《關於強化全省殯葬基本公共服務的意見》,在全省全面免除五保戶、城鄉低保對象和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以及城市“三無”人員去世後的殯葬基本服務費用。在此基礎上,各地不斷擴大惠民殯葬政策覆蓋面。深圳、佛山、茂名全市以及廣州市花都區,汕頭市龍湖區、南澳縣、金平區、濠江區、澄海區,梅州市蕉嶺縣、豐順縣、平遠縣,江門市新會區等10個縣(市、區)實現了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深圳市的惠民殯葬政策覆蓋全體居民,不分戶籍,體現了均等普惠精神。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底,全省共免費辦理殯葬基本服務14.5萬宗,免費金額1.7億元,平均每宗減免金額近1200元。我省將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進一步健全殯葬基本服務保障制度,不斷擴大惠民殯葬政策覆蓋面,逐步覆蓋到所有城鄉居民。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全面實現殯葬基本服務均等化。
  南方日報:對於墓地資源稀缺、價格走高等現狀,如何應對?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墓地不是殯葬改革的發展方向,對墓地必須從嚴控制,限制發展。經營性公墓的價格受成本、供求等諸多因素影響,也需遵循市場規律。
  我省對公墓加強了價格監管,省價格主管部門對經營性公墓實行政府指導價,並要求公墓經營單位在營業場所公示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接受社會監督。省民政部門嚴格限定經營性公墓生態節地葬法比例和墓穴最大占地面積。嚴格實施憑死亡證、火化證等有效證明購買墓位制度,防止炒買炒賣。加快推進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建設,提高殯葬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同時,不斷加強對文明殯葬新風的倡導,鼓勵骨灰海葬、樹葬等。
  談陽光殯葬
  各地殯儀館將安裝視頻監控
  南方日報:有不少群眾覺得殯葬行業很有“神秘感”,省民政廳在提升殯葬行業透明度方面,作出哪些努力?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溝通是消除誤解的利器。省民政廳已推行殯葬服務“六公開”制度,在殯葬服務機構全面實行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內容、服務程序、服務承諾、服務監督“六公開”,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和行風示範窗口建設,實現規範、文明、誠信、優質服務。
  我省加快殯葬改革創新步伐,提高殯葬管理和服務水平,2011年以來,全省共有12個民政局、殯儀館和公墓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殯葬改革示範單位”。通過開展省級殯儀館等級認定工作,促進殯儀館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服務專業化。2012年以來,全省共有11個殯儀館通過了省級殯儀館等級認定。
  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南海區殯儀館開全國先河,在前幾年探索開展“殯儀館開放日”活動,主動邀請市民到殯儀館參觀、體驗。今年清明前,全省已有24個殯儀館開展“殯儀館開放日”活動,通過介紹、參觀、體驗、座談等環節,增進公眾對殯儀服務的瞭解、消除誤解。
  南方日報:在提供殯葬服務過程中,有的地方存在工作人員收紅包的行為。對此,省民政廳將採取哪些措施?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省民政廳要求全省各殯儀館今年9月底前在服務接待場所、悼念廳、停車場和遺體防腐冷藏等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對殯儀服務全流程進行監控,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機構安全防範,規範殯葬服務管理。
  省民政廳計劃開發全省殯葬管理信息系統,覆蓋各殯儀館(火葬場)、經營性公墓。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全省遺體火化、墓位銷售等明細情況,加強殯葬服務監督管理。
  殯葬行風建設也是推進殯葬改革的內容之一,通過“陽光殯葬”,將進一步公開透明,提高服務質量,讓群眾放心。如廣州市各殯儀館把服務質量、服務態度、廉潔自律以及堅決拒收“紅包”的行業準則向全社會公開,堅決抵制行業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對索要紅包的殯儀館員工,一經發現立即開除。
  各級民政部門還要求做好殯葬服務質量回訪調查,由殯葬管理部門、殯葬協會或殯葬服務機構印製調查問卷表,對殯儀服務滿意度進行測評,並邀請社會熱心群眾作為殯儀館(火葬場)行風監督員。
  惠州
  第三屆海葬活動舉行
  18位先人骨灰溶存大海
  南方日報訊 (記者/錢小敏)昨日上午,惠州市舉辦第三屆海葬活動,共有數十位家屬攜帶18位先人骨灰參與。為鼓勵市民採用綠色殯葬、生態殯葬,每位先人的家屬可獲得1000元補貼。
  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長陳利金介紹,今年參加海葬的人數比去年略有增加;前兩屆參加海葬的,多是家屬的意願,且多是安置過世已久的先人骨灰,今年參加海葬的,更多的是先人遺願,“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經過過去兩年的宣傳,更多的市民知曉並開始考慮綠色殯葬的方式”。
  惠州自2012年推出海葬和樹葬這兩種生態殯葬。三年來,參與海葬的先人骨灰數量從最初的十字出頭到接近二十。由於海葬與“入土為安”傳統觀念相悖,因此推行頗有難度。相比而言,樹葬獲得的支持更多。
  汕頭
  龍湖“三招”全方位推進
  殯改連續16年獲得優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學佳 通訊員/柯睿)筆者近日從汕頭市龍湖區獲悉,該區積極移風易俗、清墳騰地、倡導綠色殯葬,殯改工作從1998年以來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創下“十六連優”佳績。
  據介紹,龍湖區通過前期介入、動態管理、加大配套等“三招”全方位推進殯改工作。前期將普惠型惠老措施與健全老年人健康檔案結合起來,通過開展老年人健康檢查、發放高齡老人長壽保健金等惠民措施,對老年人信息資料進行上門摸查,登記造冊。目前,全區已有2.8萬多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參加了健康體檢並登記造冊。
  動態管理是在全區114個村(居)建立殯改信息聯絡員工作制度,並各配置了1—2名殯改信息聯絡員,掌握轄區內的殯改動向,及時解決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好發揮基層殯葬管理的積極作用,確保火化註銷同步,使火化率100%目標得到鞏固。
  此外,龍湖區還加大綠色殯葬配套設施的投入。在新溪鎮東升小學對面,借汕頭市開展千村整治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清墳工作,共清理墓地20多畝,墳墓800多穴。東升村在清理出來的10畝墓地上,修建了長400多米,寬5米的水泥村道,並建成面積2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往日荒涼的墳地如今成為村民健身娛樂場所。  (原標題:讓殯葬更生態更惠民更陽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b80wbmajx 的頭像
    wb80wbmajx

    大閘蟹

    wb80wbmaj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